联想手机起步慢,但曾经是行业老大
很多厂商从七八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手机行业,但当时联想仍以 PC 为主营业务,其移动互联战略已经布局好几年多时间,直到 2011 年 1 月 18 日才成立了负责移动设备业务的 MIDH 部门。同一年,新打造的乐 Phone 品牌成绩不错,险象环生,以农村包围成熟的策略实现单月销量上百万台。但一旦涉及高端品牌形象,联想根本没地方站。
联想手机是从何崛起的呢?印象中,联想是从 2012 年推出 K800 之后开始不停打胜仗,一举成为中国第二大手机厂商,并且在品牌上体现自我价值。随后联想还推出了基于英特尔双核凌动处理器的 K900,这是当时联想历史上最大创新的智能手机产品,甚至还请来了科比做代言人,多个场合我们都可能看到科比使用 K900 手机。
2013 年联想开始走向巅峰,当时第三季度 IDC 的数据显示,联想手机出货量取得了全球第三的成绩,当季出货量同比增长 84.5%, 远高于全球 45.8% 的增速。然而,到了 2016 年 3 月份,联想宣布内部重大重组,移动业务也是重点改造之一。究竟 2013 年如此辉煌的成绩如何跌落低谷就不多说了,毕竟在过去两年时间里,因为联想在被动与主动之间,被对手夺走了大量市场份额。
ZUK 诞生于联想手机的下坡路上
在 2013 年巅峰期后的 2014 年 10 月份,联想宣布成立子公司神奇工场,该公司于 2015 年愚人节正式营业,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陈旭东任职 CEO。神奇工场旨在以互联网思维打造产品,实现业务的事半功倍。神奇工场的产品主要针对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,智能家居和智能手机都属于范畴之内。时隔一个月之后的 5 月 28 日,ZUK 确定成为神奇工场的第一个子品牌,其中手机负责人是常程。
ZUK 品牌的第一款智能手机 Z1,在 2015 年秋季(8月)以 1799 元上市,主要定位是重度手机用户,十分重视硬件,但卖点是专利技术的 U-Touch,将返回键功能键和主页键三键合一,并衍生出五大功能。ZUK 有代言人,那个人是黄渤,认为 ZUK Z1 与他形象相符,是个实力派,也是普通阶层,但能承担重任,ZUK 的高性价策略与之密不可分。
ZUK Z2 Pro 和 ZUK Z2 是 ZUK 最后的作品。不过,这两款作品却是联想手机全面反击的武器。杨元庆在发布当天不仅到了现场,还表示 Z2 Pro 重新定义了旗舰,因为这款机子拿了九项第一,包括首次使用骁龙 820 处理器,首次集成十大专业传感器,首次支持心率、血氧和紫外线坚持,首次能用心跳拍照,首次采用真 3D 玻璃机身,首款7模23频,首款支持无网境外漫游服务购买,首款支持 iCloud 同步的安卓手机。
而 ZUK Z2 发布之时好评不少,主要是将旗舰处理器骁龙 820 拉到了千元机的水平,荣获性价比之王的称号。在杨元庆看来,ZUK 品牌是联想手机回归的正确选择,所提供的强烈信号就是反击,ZUK Z2 Pro 成为了联想拿得出手的旗舰。
ZUK起起落落 被砍一部分源于自身
Z2 和 Z2 Pro 让不少人已经开启动了买买买的模式。不过,ZUK不是一招致胜,而是缺点一箩筐! ZUK 一开始并不受待见,更多是靠网络营销,在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 ZUK 的“军队”,国产手机起步大多如此,努力的方向并不在手机本身,但很善于制造舆论。所以即便到了 2015 年,很多人对 ZUI 仍一点好感没有,声称用了几周明显感受到稳定性渣渣的 ZUI,而且比当时很火的 “BUGme(Flyme)”还容易闪退。
更有意思的是,凭借各种网络曝光度,ZUK 关注度是上去了,可之前没有太多死忠粉,新粉大多也只是追求性价比而来,之前对高端机并不了解,为此还闹出过很多通过活动抢到 ZUK 的小白不知道如何写评测的笑话。
网络上到处营销自然不是长久之计,所以 2016 年 3 月底的联想誓师大会上,联想宣布之前独立的子公司 ZUK 正式回归 MBG 移动业务集团,随后不久才发布了 ZUK Z2 Pro 和 ZUK Z2。不过,Z2 Pro 和 Z2 这两款被神话的作品,小问题多多,例如处理器强大却经常会卡,软件一开多就完全卡不动,发热发烫也很严重,同时手机屏幕易碎,偶尔充电还充不进,Wi-Fi 还断流。
简而言之,ZUI 虽然简单用起来问题不大,但至今依然没有优化到位,“渣又卡”,而 ZUK 手机零部件更像是省成本的残次品。
不少用户总结称, ZUK 性价比是高,但很多用户后悔买到产品,ZUK 品牌真的很像组装机,靠销量和毛利率挤压别的品牌获得利润,本来就不专注于科技发展。其实,ZUK 品牌的名声并不是太好,营销也做不起来,外观、音质、拍照、续航都没有可取之处,只有不断降价以高性价比作为优势,用户很难保证说今天买了,一年后会不会砍掉不更新了,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。
联想也早已解释了为何放弃 ZUK
过去两年时间里,我们几乎没有看到第三方机构对联想手机的统计数字,因为前面我们已经说了,联想早就已不前五大厂商,所有机构的统计只好将其归类为 “other(其他)”类别,包括索尼、HTC 也看不到。不过,在今年 2 月份联想发布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的 2016/17 第三财季财报中,我们看到了联想公布的业绩报告。
在这份报告中,联想提及到移动业务正处于策略转型期,同时中国区业务亦是如此,可全球整体智能手机销量依然同比暴跌 26%,同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同比下跌 1.6 个百分点至 3.5%。与此同时,联想移动业务占据整体收入约 18%,可由于仍有专注于非低价格/高销量市场战略的产品,导致移动业务的收入同比下跌 23% 至 21.85 亿美元,特别是中国区营收下跌最显著。
在这种情况下,ZUK 品牌显然成为了累赘。所以,联想在展望未来时表示,将继续通过策略以精简产品组合,并专注于较高价格、更具竞争力的产品。联想还提到了重要的一点,那就是建立新的具有竞争性的运营模式和组织结构,以提升效率,其中包括投资与建立分销渠道,加大品牌影响力。
最终,在二选一的选择中,联想选择了 Moto,从而放弃 ZUK。联想一个如此庞大的集团,将手机业务全部倾注在这个年轻的品牌确实不妥,容易给人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。关键是,同样是互联网子品牌,华为集团的荣耀,2016 年销售量已经超过 4000 万台,ZUK 离千万台年销售量距离太远。相比之下,Moto 虽然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,却品牌影响力尚存,通过优化改革和新产品策略,依托影响力存活一点不难。
其实在去年 11 月的联想集团业绩沟通会上,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已表示,“未来品牌整合会进一步加强,Moto 或 Motorola 将会是我们未来智能手机的唯一品牌。”随后,MWC 2017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,摩托罗拉董事长兼总裁 Aymar de Lencquesaing 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了这一点,他表示在整个手机行业,Motorola 品牌显然比联想更加知名,因此联想自己的多条品牌,包括 Lenovo 和 ZUK 将逐步淘汰。
既然ZUK只是联想的玩具,你有什么说的吗?
不得不说,ZUK 手机的命运其实与之前联想建立的几个品牌没什么不同,包括乐phone、联想、乐檬、vibe 等,中高端多款机型不同品牌互相掐架,然后很快从 0 开始又回归到 0。那几个 ZUK 之外已经消逝或即将消失品牌,在早期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巅峰时代,也就是华为小米粉丝网络大战之时,我们很少看到联想手机的踪影,时机把握不准被淘汰难免。
到了 2016 年,互联网红利逐渐减少、线下渠道崛起,如今小米华为都回归到了新零售模式,互联网与线下零售并存,但联想反应又变得迟钝了。对于联想而言,渠道一直强项,可在 2016 年蓝绿厂采用当年联想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时,ZUK 却还处于互联网模式的老路上,这本应该就是联想发挥强项的时候,然而线下却完全悄无声息,没有电视营销,没有线下广告牌,也没有像之前科比、范冰冰、金秀贤、黄渤这样的代言人了,联想怎么卖手机。要知道,联想的全球渠道是蓝绿厂和华为根本无法比拟的优势。
事到如今,正如很多网友所说,自己手中才买到的 ZUK 手机,没想到连保修截止日期还没到团队就解散没有了,真可惜。
说实话,ZUK 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从诞生到离开,一直发展得磕磕绊绊,前期不顺但也渐渐成为了一个好牌子,并且开始有自己的特色,在一堆手机中很容易被分辨出来。或许是生不逢时,或许是 ZUK 压根就不该诞生在联想。所以有评论认为,如果 ZUK 能早几年入场,也就没魅族什么事了。
未来的 ZUK呢,只有联想了?
从目前网络上的一些风声来看,ZUK 手机还没死,但应该是合并到 Moto 之中了,Moto 会采用 ZUI 就是迹象之一,很多用过 ZUI 的用户都表示 U-touch 很贴心,所以融入到 Moto 中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。当然了,ZUK 也可能改名换姓变成摩托罗拉模块化产品之外的其中一个系列。
另外,ZUK 品牌之前的团队该跳槽的应该都已经走人了,而且实际情况可能更倾向于以全新的姿态卷土重来,因为 ZUK 品牌的掌柜常程在 27 日一大早就表示,ZUK 不是被公司砍了,但是会注册新公司再出发?考虑到常程的微博认证已经与 ZUK 无关,现在还可以期待一下,否则未来谁来做新的价格屠夫呢?
至于联想手机,联想方面已经表示,将凭借更具创新的产品组合,与全球电信运营商合作关系,提供更广阔的销售覆盖和更强大的消费品牌,接下来还将扩展中国以外智能手机市场的立足点。而在中国本土,则继续执行持续业务转型计划,以优化其产品组合。杨元庆则不久前还表示,Moto 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,重回巅峰指日可待。
总之,ZUK 已经结束了,曾经的惊艳将会化作一个符号、一颗尘埃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